阴茎癌 ( tumors of the penis;penic carcinoma )
别名: 阴茎癌;男性外生殖器癌变
解释 收起

概述:阴茎癌的发病率由于国家、地区、民族、宗教、卫生习惯等因素,很不一致。一般欧美各国发病率较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发病率较高,而犹太民族及穆斯林国家发病率很低。绝大多数阴茎癌是 鳞癌,其他包括 疣状癌和 腺癌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潘柏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描述为:">    阴茎癌(carcinoma of penis)在西方国家较为少见,但在我国过去曾为男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卫生保健工作的不断提高,阴茎癌的发病率日趋减少。

    包茎和包皮过长蓄积的包皮垢是阴茎癌公认的诱发因素。一些癌前病变,可恶变发展为阴茎癌,包括阴茎角、阴茎乳头状瘤、增殖性红斑、巨大尖锐湿疣、阴茎黏膜白斑等。
   
    阴茎癌(tumors of the penis)最常见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还有很多较少见的癌前病变有进展为恶性可能,如阴茎角化、阴茎乳头状瘤、苔藓样硬化、凯腊增殖性红斑、阴茎黏膜白斑症、巨大尖锐湿疣。不同国家和地区阴茎癌的发病率并不相同,一般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低,但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发病率较高,犹太民族在新生儿出生后即行包皮环切术,阴茎癌的发生非常罕见,美国新生儿出生后即行包皮环切术者阴茎癌的发生亦非常罕见。而青春期后再行包皮环切术者阴茎癌的发生率并不下降。包皮垢的存在与阴茎癌有相关性。阴茎癌为老年性肿瘤,其发病高峰平均为60岁,在青少年中该病罕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卫生水平的提高,该病发生率明显下降。
    阴茎癌(penic carcinoma)是发生于阴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阴茎肿瘤的90%~97%。目前公认包茎与包皮过长,长期受到包皮垢及炎症刺激是阴茎癌致病的重要原因。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药品 展开
17 相关症状 展开
18 分型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